《世界遗产地及博物馆零废弃行动手册》由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故宫博物院发布,以“故宫零废弃”项目实践为核心南京股票配资网,系统阐述了世界遗产地及博物馆推行零废弃行动的时代意义、核心要素、关键行动及长效机制,为文旅文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指南。
零废弃行动具有重要时代价值。世界遗产地和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公共教育的核心阵地,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。实施零废弃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、落实“双碳”目标的必然要求,更是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(SDGs)的具体实践。政策层面,我国垃圾分类、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等法规政策的推进,为零废弃行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,也对遗产地及博物馆的环境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零废弃行动的核心要素明确,主要覆盖两大应用场景和多元利益相关方。应用场景分为零废弃办公和零废弃游览,前者聚焦办公用品减量、能源精细化管理和废弃物分类回收,后者则围绕展厅、餐厅、商店等开放区域,通过优化设施布局和游客引导减少环境影响。关键行动者包括管理者、职工、导游、志愿者和游客,同时需要政府、合作伙伴、高校及媒体等多方协同参与,形成全域推进的合力。
关键行动可分为四大步骤:一是制定行动方案,通过组建跨部门团队、开展基础调查(包括废弃物状况、空间布局和人员行为习惯),明确近中长期目标并遵循适应性、分步骤、3R和参与性原则;二是夯实基础建设,重点推进废弃物分类管理(优化垃圾桶配置、规范收运流程、建设资源回收中心)、建筑绩效提升(绿色设计、可再生能源利用)、生态环境改善(种植乡土植物、打造微型生态系统)、餐饮零废弃(推行光盘行动、食材边角料再利用)、展览零废弃(采用环保材料、发展数字化展览)及绿色文创开发(使用再生材料、简化包装);三是开展科普宣教,通过职工培训、导游赋能、公众倡导等形式,结合主题展览、互动活动和馆校合作,普及零废弃理念;四是建立长效机制,包括监测机制(垃圾分类台账、轮岗监督)、激励机制(部门、商户、游客激励)、信息公开机制(后端处理渠道公示、考核结果公开)及评估机制(阶段性自评与第三方评估)。
展开剩余78%“故宫零废弃”项目提供了成功实践范例。该项目通过五年深耕,实现了多维度突破:硬件上升级分类垃圾桶、建设资源回收中心和生态堆肥花坛;软件上开展职工培训、导游赋能和公众教育活动;文化传播上打造废弃物再生雕塑、绿色文创产品,并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国际平台分享经验。项目直接带动数千万人次参与,显著提升了资源回收率,减少了碳排放,为全球文化遗产地的零废弃实践提供了中国方案。
展望未来,手册提出应持续深化零废弃行动,推动“绿色故宫”等战略落地,通过技术创新、可持续旅游推广、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合作,让零废弃理念深度融入行业运营,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。
免责声明:我们尊重知识产权、数据隐私南京股票配资网,只做内容的收集、整理及分享,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,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,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,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
发布于:广东省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